柯:包商隨便蓋核四 你敢用嗎?

新聞: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124002430-260407

 

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4171667382837/

 

這是什麼邏輯?現成通過安檢作業的核四1號機不要使用, 並嘗試開發更貴的綠色代能源計劃?

核一,核二廠,用了三十年的老核能電廠都沒人怕了,

幹嘛現在突然怕核四怕成這樣...

不要忘了, 福清一號在7月24日清晨五點首次達到核臨界. 媽盟沒有告訴您這信息-- 台灣"無核家園” 只是一個口號, 泡沫化. 慢慢的等待40年吧!

核四一號機測試結果不言自明

耗時16個月的核四1號機安檢作業,全數完成並通過.

核 四採用進步型沸水式反應爐的安全功能包括:一,反應爐提高了爐內泵的性能,同時省略了大型外循環泵。二,全數位化反應爐的保護系統,確保高水準的可靠性和 簡化了安全檢測和應變能力。三,全數位化反應爐控制系統使得控制室可容易的、更快速的控制電廠的營運和流程。四,改進緊急爐心冷卻系統,提供了對預防事故 發生一個非常高水準的保障。,.

核四一號機完成安檢,驗證符合安全設計規範要求

 

 

------------------------------------------------------------

 

拼裝車只有核四嗎?

1. 芬蘭的Loviisa核電廠於1977年啟用,採用蘇聯的反應爐、美國西屋的設備、西德西門子的工程技術。他在冷戰時代就融合了蘇聯與西方的技術,美國人 甚至匿稱其為「Eastinghouse」,反諷他兼用西屋(Westinghouse)與蘇聯的產品。但這台拼裝車持續維持良好的營運至今超過30年, 在2013年甚至創下容量因素92.5%的營運佳績堪稱電業典範。該電廠已經成功申請延役,兩部機組預計將分別運作至2027年和2030年。

2. 捷克的Temelin核電廠於1987年動工,1989年末捷克爆發天鵝絨革命,工程於1990年被迫暫停。由於蘇聯垮台,鐵幕瓦解,當1993年捷克政 府決定復工的時候,工程轉由美國西屋公司重新設計,並且將工程標準向西歐國家看齊。東西合璧的電廠被指為「拼裝車」,工程受到鄰國強大的抗議,奧地利邊境 出現過多起抗議行動,2002年奧地利的自由黨甚至宣稱將發動「抵制捷克加入歐盟」為主題的公民請願,以阻止該電廠商轉。但來自鄰國的種種抗爭在捷克政府 的強硬力場下宣告失敗,電廠於2002年6月完工並直續良好運作至今日,是捷克的重要基載電廠之一,捷克政府甚至計畫在廠區內興建新的反應爐。

但是有個原裝貨 叫車諾比

還有 在寫這篇的人應該沒待過試爐單位 一個工場興建本來就會有遇到問題 遇到怎麼辦?

找出原因克服啊不然勒?擺爛會自己做好嗎?安檢會讓你過?別說笑了

備用容量率是衡量電力供電可靠度的指標,用來應付機組大修、小修、故障、減載、機組老化、水力變動、負載預測變動及工程計畫延宕等電力供需變化。許多國家如韓國、德國、日本、美國之電力系統規模皆在我國的2~20倍之上,而這些國家的實際備用容量也在15%以上。

日 本聲稱備用容量為8-10%,但其用電備用容量率計算方式是扣除機組故障、定期大修、枯水減載等所有不可用容量後的淨容量(可調度容量);台灣及一般國家 並未扣除此部份:因此,日本計算出之用電備用容量率自然較低。但日本2009年總裝置容量卻較尖峰負載高出約55.7%,實際上遠高於我國;這也是為何日 本311福島核災後,日本仍然能勉強度過缺電危機的原因。

而且"過去三四十年所產生的兩百多根廢燃料棒目前都密密麻麻地排在一起泡在水裡,排列的密度早已高過國際允許的標準,台電一直變更安全標準來適應現實,簡直是在玩命。"

原能會早有相關儲量顯示
http://www.aec.gov.tw/newsdetail/headline/2884.html

請大家拿出圓規 在美國核管會(NRC)提供的下圖中,以每個核廢料儲存場為圓心 半徑數百公里(圖上有比例尺)畫圓 你發現美國的東半部幾乎都被挖掉了嗎?據說那邊都不可以住人唷

用膝蓋想也知道不可能嘛 流言破解

US Independent Spent Fuel Storage Installations (ISFSI) Map - March 2013
http://pbadupws.nrc.gov/docs/ML1305/ML13057A527.pdf

還有福島核電廠有被罵過嗎?有

首 先要先瞭解到日本特有的官僚與相關產業緊密勾結的狀況。日本政府主管機關、與被管理民間機構間有非常嚴重的官商勾結狀況,往往主管機關官員退任後,就到被 管理的民間機構擔任高官或爽缺。以核能產業在日本的發展為例,由於主管官員往往最後都兼任核電廠的高等職位。因此在日本發展成了所謂的原子力村,大家一家 親的結果導致了日本的核能管理機關逐漸失能。更嚴重地,日本在這樣核能監理近親繁殖的情況下逐漸封閉,因此日本雖然是核能技術輸出國,但在核電廠監理與管 理上績效遠不如臺灣,甚至績效低於全球平均表現。同時日本核電廠也不願意引進國外各核電廠間經過實務交流後發展出來的實務,導致福島核電廠的緊急事故處理 程序之水準遠遠不足以應付緊急狀況,乃至於因為成本考量拒絕為可能的風險做好準備。舉例來說2002年,美國就已經公布了Mitigating Strategies Requirements from Order EA-02-026, Section B.5.b, the Subsequent License Conditions, and 10 CFR 50.54(hh)(2)EA-02-026(俗稱為B.5.b)這個核能電廠事故抑緩強化方案,但日本始終沒有導入。如果福島當初有參照B.5.b來執 行的話,很有機會福島不會走到今天這地步。早在福島核電廠發生前,福島核電廠有可能被海嘯侵襲的可能性就已經被提出。然而東京電力(經營福島核電廠的電力 公司),卻因為成本考量並沒有加高海嘯牆,最終導致了可悲的福島核災。

日 本封閉的管理系統與日本人服從的天性帶來了更多的問題。在福島核災發生的當下,福島核電廠的人員無法找到東電的會長與社長,因此無法做決定。更糟的是當福 島核災持續惡化時,當時的首相菅直人與其辦公室決定介入。但這個介入帶來了更加惡化的結果由於首相府的介入破壞了整個救災的管理系統,導致救災更加的混 亂。首相官邸同時由於首相官邸對於現場的不瞭解,因此發出了許多不合理的命令,例如:

l 當狀況十分危急時,現場部分人員必須先撤離才能想下一個步驟,但首相官邸卻下令所有人不得撤退,徒然讓現場人員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l 在不恰當的時機安排首相至福島電廠視察,差點遭到輻射污染。

l 未妥善利用媒體公布量得的輻射污染數字,導致災民撤離的結果反而搬往了高輻射污染的區域。

l 發佈了以每年1mSv做為,除污的標準,然而這個標準事實上卻因為太低而沒有意義。因為世界上許多地方的背景輻射就超過這個數值,強行要求達到此一標準不僅花費大量成本且沒有意義。

l 例如菅直人首相在現場人員決定要注入海水時,就企圖干涉。這個注入海水的決定對不對,事後有所爭論。但首相官邸在狀況不明的情況下干涉,則惡化了整個發展。

除了高低階核廢料沒啥問題之外 一堆錯誤

真的要套句上面說的
"寫到這裡,我真的要說,台灣的核能教育、核能知識的普及真的非常不足"

很多資訊來源是來自劉黎兒(笑)